2025级本科新生快速融入大学生活、科学规划学业发展、把握前沿技术脉搏,高瓴人工智能学院于
赵桐以“我的本科四年:在学工中成长”为主题,系统分享了自己在学生工作中的成长与收获。从班级组织委员、团支书到党支书,从校青协、明理书院自管会到人工智能研学社,他在多元平台中不断锤炼组织与协作能力。通过策划迎新晚会、中秋元旦联欢、合唱比赛等各类校园活动,他逐步实现了从初涉学工时的生疏怯场到独当一面的从容自信。作为本院2025级硕士生,他鼓励同学们勇于尝试,在服务与实践中探索无限可能,书写属于自己的成长故事。
邵帅以“AI工具:开启大学学习新视野”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对学习与科研的效率提升作用。他系统梳理了GPT、Gemini、Qwen、DeepSeek等AI模型的核心功能与适用场景,指导同学们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用合适工具。现场以Qwen为例,他演示了多轮对话、联网检索、文档解析与图像生成等多项实用功能,并重点展示AI在编程辅助中的应用——包括GitHub、Copilot与Lingma的代码自动补全、解释与生成,为同学们打开了赋能学习成长的新视野。
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一环,高瓴人工智能学院将持续打造“瓴航”系列交流平台,以优秀朋辈的实践经验为引领,不断强化价值引导与资源支持,助力每一位新生科学规划大学生活、扎实提升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成长为具备创新精神、担当意识和未来视野的人工智能领域拔尖创新人才。
9月13日,人民教育家卫兴华教授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举办。与会学者深切缅怀卫兴华教授的学术成就与教育精神,聚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重大理论与实践议题,为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贡献力量。卫兴华,1925年生,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与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获得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全国综合性大学《资本论》研究会原会长,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原经济学系主任,于2019年逝世。
9月9日,中国人民大学召开2025—2026学年秋季学期工作部署会。学校党委书记张东刚主持并讲话,校长林尚立部署新学期工作。张东刚从六个方面对本学期工作提出要求。张东刚强调,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需要战略攻坚思维,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划之年,全校上下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坚决破除“怕、推、慢、假、庸、散”等不良作风,用实干的精神和奋斗的姿态,坚定不移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林尚立强调,要立足“破”“闯”“合”三个关键方面做好新学期各项工作。